第三节 中国人真的能吃辣吗?

第三节
中国人真的能吃辣吗?

许多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吃辣能力颇为自豪,俗语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在许多北美、西欧人的印象中,辣味也是中餐的标志性味道之一,中国人真的很能吃辣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把辣椒分为两大类,即主要用于蔬食的菜椒和主要用于调味的辣椒。根据中国农业部发布的资料,中国的辣椒产量世界第一,然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署的资料,中国的辣椒产量排名世界第二,远少于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原来中国与联合国辣椒统计的口径是不同的,中国农业部对于辣椒的定义是茄科辣椒属(Capsicum, Solanaceae)的所有植物,因此在统计上包涵了并不含辣椒素的甜椒等产品,而联合国的辣椒统计则是以含有辣椒素(Capsaicin)的辣椒属植物计入,因此统计的数值有很大的区别。以中国为例,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辣椒产量世界第一,但其中90%为不含或者含有很少辣椒素的蔬食品种。联合国粮农署的分类则是将蔬食辣椒与干制辣椒分开,因鲜食辣椒一般作为蔬食的一种,干制辣椒则属于调味料,更能体现生产辣味调味料的情况,这种分类方式能更合理地表示生产的有辣味辣椒的数值。本书的讨论对象是作为调味品的辣椒,因此作为蔬食的辣椒不在讨论之列。

表1 1984~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历年干制辣椒产量与种植面积

表2 2014年全球干制辣椒产量前十国家[1]

2014年中国干制辣椒产量306871吨,种植面积45442公顷,与1984年的135000吨,种植面积25500公顷相比,种植面积增加了约两万公顷,而产量则增加了17万吨,可以看到单位产值的显著提高。2014年全球干制辣椒产量3818768吨,种植面积1688082公顷,中国的产量只占8%左右,种植面积则仅占2.7%。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与干制辣椒生产的第一大国印度相比,有很高的单位产值;当然,中国单位面积上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也远远高于印度。

考虑到出口和进口的情况,中国2014年出口干制辣椒大约20000吨,进口干制辣椒2000吨(从印度进口的高辣度品种)左右 ,那么中国国内消费的干制辣椒则为288671吨左右。中国国内的吃辣人口约有5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40%左右,那么吃辣人口的干制辣椒年均消费量仅为580克,若以13.75亿人口计,则人均消费量仅有210克左右。以辣椒调味的情况来看,其实中国是一个吃辣比较普遍,吃辣人口上升较快,却总体而言并不能吃得很辣的国家,印度、墨西哥、东南亚国家在吃辣的烈度上都大大超过中国,除去出口的数额,其中印度年人均干制辣椒消费量约为800克,墨西哥约为520克,泰国约为700克 。因此中国人中吃辣的那部分人口,从宏观来说吃辣程度不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也比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稍弱,大致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吃辣程度相当。

辣椒属植物下有五大栽培品种(指生物分类学的种,Species),分别是一年生辣椒(C.annuum)、灌木状辣椒(C.frutesces)、浆果辣椒(C.baccatum)、茸毛辣椒(C.pubescens)、中华辣椒(C.chinense)。中华辣椒原产自南美的法属圭亚那,由于当时地理认知的错误,误认为此辣椒源自中国,遂命名为中华辣椒。这五大品种中,以一年生辣椒最为常见,中国的杭椒、线椒、朝天椒都属于这一品种,几乎没有辣味的甜椒也属于这一品种。海南黄灯笼辣椒属于中华辣椒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包括娜迦毒蛇、哈瓦那辣椒、印度鬼椒都属于这一品种。其余的三种在中国很少栽培。

中国农业部计算辣椒产量时,一般将蔬食辣椒和作为调味料的辣椒合并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造成了一些误解,蔬食辣椒中的一些品类是完全没有辣味的,如圆椒、彩椒,即使是有辣味的蔬食辣椒,其辣度亦远不如作为调味料的辣椒。不排除在中国饮食中一些蔬食辣椒在菜肴中有鲜品调味料的作用,但为了研究区分的方便和定义的准确,本研究中将蔬食辣椒与作为调味料的辣椒原材料区别看待。辣椒作为调味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从加工的简单到复杂依次是干辣椒、辣椒粉、辣椒酱。辣椒的辣素是辣椒素(Capsaicin),且只在茄科植物辣椒中有;蒜、葱、韭的辣素是蒜辣素(Allicin),分子式是不一样的,但是作用于人体的受体是一样的,因此吃起来都有相近的刺激感。姜的辣素成分很复杂,不单纯是触觉,花椒的麻的感觉也是一种触觉,来自于花椒α麻素(Hydroxy α-Sanshool),受体相同,但是产生的是50赫兹的震颤,因此有麻的感觉。蒜辣素受热容易分解,因此蒜和葱烧熟了就不太辣了,辣椒素很稳定,因此熟了仍然很辣,这种特性就使得辣椒非常适于习惯将食材与调味料一同烹煮的中餐。

中国不同地区吃辣的程度差异很大,西南地区的饮食辣味极重,北方地区微辣,而东南地区几乎完全不辣。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吃辣显著差异,西南大学的蓝勇教授提出了两种解释:其一是自然因素,即长江中上游地区冬季冷湿、日照少、雾气大,辛辣调味品有祛湿抗寒的功能,因此这一地区流行重辣;北方地区寒冷但干燥,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属于微辣区;东南沿海比较温暖,冬季虽然潮湿但是日照仍然充足,所以淡食。其二是社会因素,主要是移民的原因,有吃辣食俗的移民迁入后会影响当地的饮食风格 。蓝勇的论点中最有价值,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是日照时间与辛辣度联系的观点。

笔者认为蓝勇的日照说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以全球视野来看,印度、墨西哥、东南亚这些日常食用辣椒比较多的地区,并非日照较少的地区,反而是阳光充沛、气温很高的地区。而北欧、加拿大这些日照不足、气温很低的地区,食用辣椒较少。因此日照说并不足以解释这一问题。

但蓝勇的研究也有其价值,如果我们把对辣味的文化隐喻加入考虑,那么是否由于中医将驱寒、祛湿的文化想象赋予了辣椒,从而影响了辣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理分布呢?因此本研究有必要探讨辣椒在中国的文化隐喻。辣椒被赋予的文化想象不仅仅来自中医,还有来自中国性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赋意。同时,我们还有必要以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考查辣椒,在其他文化当中,辣椒是否被赋予了相似的文化想象,抑或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想象?来自不同文化对辣椒的想象,是否有互相借鉴的情况?即伴随着西方文化在二十世纪的全球输出,其他文化是否参考了西方文化对于辣椒的文化想象?

笔者曾在2014年至2015年间在美国加州访学,因笔者善于烹饪,故友人时常邀笔者为宴会主厨,许多美国人惊讶于笔者准备的菜肴中并无辣椒,而使用了许多他们不知道的香料搭配,详询之,则当地人多认为有辣味是中国菜的特征。这也许是因为辣味突出的表征使得它能够掩盖其它的味道,使食客无法准确地感知其它调味料的存在。中国饮食是善于使用多种调味品的,从程度上说,当代某些地方(如西南和东北地区)的中国菜调味略重,但绝不仅仅是辣味,中国饮食漫长且不间断的历史,使得它的地域差距极大,口味也极为重叠繁复。中国饮食积累了近四千年来的尝试,一些文明早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仍有保留,如上古就已有的韭醢传承至今成为华北还在广泛使用的韭酱。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有外来食物加入中国饮食,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是西汉凿通西域,原产自中亚和西亚的胡椒、蒜、孜然、芝麻、小茴香都是这个时期进入中原的。第二个是盛唐时期,大量的产自印度和南洋的香辛料进入中原,有丁香、肉桂、豆蔻等数十种之多。第三个是明末清初,美洲原产作物进入中国,包括辣椒等茄科植物。可以说中国饮食是调味料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用过的,至今仍然常用;海外引进的,一样视同己出。而中国本土南北之距离也给予了种植这些调味料最好的环境,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植物都可以在中国种植。可以说中国饮食的特点是一菜多味,百菜千味。

[1] 两表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署, FAO STAT, http://www.fao.org/statistics/en/

许多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吃辣能力颇为自豪,俗语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在许多北美、西欧人的印象中,辣味也是中餐的标志性味道之一,中国人真的很能吃辣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把辣椒分为两大类,即主要用于蔬食的菜椒和主要用于调味的辣椒。根据中国农业部发布的资料,中国的辣椒产量世界第一,然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署的资料,中国的辣椒产量排名世界第二,远少于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原来中国与联合国辣椒统计的口径是不同的,中国农业部对于辣椒的定义是茄科辣椒属(Capsicum, Solanaceae)的所有植物,因此在统计上包涵了并不含辣椒素的甜椒等产品,而联合国的辣椒统计则是以含有辣椒素(Capsaicin)的辣椒属植物计入,因此统计的数值有很大的区别。以中国为例,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辣椒产量世界第一,但其中90%为不含或者含有很少辣椒素的蔬食品种。联合国粮农署的分类则是将蔬食辣椒与干制辣椒分开,因鲜食辣椒一般作为蔬食的一种,干制辣椒则属于调味料,更能体现生产辣味调味料的情况,这种分类方式能更合理地表示生产的有辣味辣椒的数值。本书的讨论对象是作为调味品的辣椒,因此作为蔬食的辣椒不在讨论之列。

表1 1984~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历年干制辣椒产量与种植面积

表2 2014年全球干制辣椒产量前十国家[1]

2014年中国干制辣椒产量306871吨,种植面积45442公顷,与1984年的135000吨,种植面积25500公顷相比,种植面积增加了约两万公顷,而产量则增加了17万吨,可以看到单位产值的显著提高。2014年全球干制辣椒产量3818768吨,种植面积1688082公顷,中国的产量只占8%左右,种植面积则仅占2.7%。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与干制辣椒生产的第一大国印度相比,有很高的单位产值;当然,中国单位面积上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也远远高于印度。

考虑到出口和进口的情况,中国2014年出口干制辣椒大约20000吨,进口干制辣椒2000吨(从印度进口的高辣度品种)左右 ,那么中国国内消费的干制辣椒则为288671吨左右。中国国内的吃辣人口约有5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40%左右,那么吃辣人口的干制辣椒年均消费量仅为580克,若以13.75亿人口计,则人均消费量仅有210克左右。以辣椒调味的情况来看,其实中国是一个吃辣比较普遍,吃辣人口上升较快,却总体而言并不能吃得很辣的国家,印度、墨西哥、东南亚国家在吃辣的烈度上都大大超过中国,除去出口的数额,其中印度年人均干制辣椒消费量约为800克,墨西哥约为520克,泰国约为700克 。因此中国人中吃辣的那部分人口,从宏观来说吃辣程度不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也比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稍弱,大致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吃辣程度相当。

辣椒属植物下有五大栽培品种(指生物分类学的种,Species),分别是一年生辣椒(C.annuum)、灌木状辣椒(C.frutesces)、浆果辣椒(C.baccatum)、茸毛辣椒(C.pubescens)、中华辣椒(C.chinense)。中华辣椒原产自南美的法属圭亚那,由于当时地理认知的错误,误认为此辣椒源自中国,遂命名为中华辣椒。这五大品种中,以一年生辣椒最为常见,中国的杭椒、线椒、朝天椒都属于这一品种,几乎没有辣味的甜椒也属于这一品种。海南黄灯笼辣椒属于中华辣椒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包括娜迦毒蛇、哈瓦那辣椒、印度鬼椒都属于这一品种。其余的三种在中国很少栽培。

中国农业部计算辣椒产量时,一般将蔬食辣椒和作为调味料的辣椒合并计算,这样的计算方式造成了一些误解,蔬食辣椒中的一些品类是完全没有辣味的,如圆椒、彩椒,即使是有辣味的蔬食辣椒,其辣度亦远不如作为调味料的辣椒。不排除在中国饮食中一些蔬食辣椒在菜肴中有鲜品调味料的作用,但为了研究区分的方便和定义的准确,本研究中将蔬食辣椒与作为调味料的辣椒原材料区别看待。辣椒作为调味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从加工的简单到复杂依次是干辣椒、辣椒粉、辣椒酱。辣椒的辣素是辣椒素(Capsaicin),且只在茄科植物辣椒中有;蒜、葱、韭的辣素是蒜辣素(Allicin),分子式是不一样的,但是作用于人体的受体是一样的,因此吃起来都有相近的刺激感。姜的辣素成分很复杂,不单纯是触觉,花椒的麻的感觉也是一种触觉,来自于花椒α麻素(Hydroxy α-Sanshool),受体相同,但是产生的是50赫兹的震颤,因此有麻的感觉。蒜辣素受热容易分解,因此蒜和葱烧熟了就不太辣了,辣椒素很稳定,因此熟了仍然很辣,这种特性就使得辣椒非常适于习惯将食材与调味料一同烹煮的中餐。

中国不同地区吃辣的程度差异很大,西南地区的饮食辣味极重,北方地区微辣,而东南地区几乎完全不辣。对于中国不同地区吃辣显著差异,西南大学的蓝勇教授提出了两种解释:其一是自然因素,即长江中上游地区冬季冷湿、日照少、雾气大,辛辣调味品有祛湿抗寒的功能,因此这一地区流行重辣;北方地区寒冷但干燥,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属于微辣区;东南沿海比较温暖,冬季虽然潮湿但是日照仍然充足,所以淡食。其二是社会因素,主要是移民的原因,有吃辣食俗的移民迁入后会影响当地的饮食风格 。蓝勇的论点中最有价值,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是日照时间与辛辣度联系的观点。

笔者认为蓝勇的日照说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以全球视野来看,印度、墨西哥、东南亚这些日常食用辣椒比较多的地区,并非日照较少的地区,反而是阳光充沛、气温很高的地区。而北欧、加拿大这些日照不足、气温很低的地区,食用辣椒较少。因此日照说并不足以解释这一问题。

但蓝勇的研究也有其价值,如果我们把对辣味的文化隐喻加入考虑,那么是否由于中医将驱寒、祛湿的文化想象赋予了辣椒,从而影响了辣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理分布呢?因此本研究有必要探讨辣椒在中国的文化隐喻。辣椒被赋予的文化想象不仅仅来自中医,还有来自中国性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赋意。同时,我们还有必要以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考查辣椒,在其他文化当中,辣椒是否被赋予了相似的文化想象,抑或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想象?来自不同文化对辣椒的想象,是否有互相借鉴的情况?即伴随着西方文化在二十世纪的全球输出,其他文化是否参考了西方文化对于辣椒的文化想象?

笔者曾在2014年至2015年间在美国加州访学,因笔者善于烹饪,故友人时常邀笔者为宴会主厨,许多美国人惊讶于笔者准备的菜肴中并无辣椒,而使用了许多他们不知道的香料搭配,详询之,则当地人多认为有辣味是中国菜的特征。这也许是因为辣味突出的表征使得它能够掩盖其它的味道,使食客无法准确地感知其它调味料的存在。中国饮食是善于使用多种调味品的,从程度上说,当代某些地方(如西南和东北地区)的中国菜调味略重,但绝不仅仅是辣味,中国饮食漫长且不间断的历史,使得它的地域差距极大,口味也极为重叠繁复。中国饮食积累了近四千年来的尝试,一些文明早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仍有保留,如上古就已有的韭醢传承至今成为华北还在广泛使用的韭酱。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有外来食物加入中国饮食,历史上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是西汉凿通西域,原产自中亚和西亚的胡椒、蒜、孜然、芝麻、小茴香都是这个时期进入中原的。第二个是盛唐时期,大量的产自印度和南洋的香辛料进入中原,有丁香、肉桂、豆蔻等数十种之多。第三个是明末清初,美洲原产作物进入中国,包括辣椒等茄科植物。可以说中国饮食是调味料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用过的,至今仍然常用;海外引进的,一样视同己出。而中国本土南北之距离也给予了种植这些调味料最好的环境,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植物都可以在中国种植。可以说中国饮食的特点是一菜多味,百菜千味。

[1] 两表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署, FAO STAT, http://www.fao.org/statistic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