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辣椒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第二节
辣椒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辣椒传入中国以前,“椒”字一般指花椒,辣椒在借用中国传统香辛料名称的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人对香辛料的各种想象和隐喻。

辣椒在中文中先后有多种名字,流传较广的分别有番椒、秦椒、海椒、辣茄、番姜、辣角、辣虎、辣子等等,流传地域不一,时间先后也有别,我们先从辣椒两字的解析开始。

“辣”在《康熙字典》中被列为“辢”的俗字,辣与辢实际上互为异体字,辢是辣的本字,北宋以前的文本大多作辢。“辣”字的出现应在东汉时期,此前的文献中没有此字,“辣”字始见于东汉末年的《通俗文》:“辛甚曰辢”。而后三国时期的文献中亦有记载,《广雅》中有“辢,辛也”,《声类》中有“江南曰辢,中国曰辛”。《声类》的说法很有价值,辣似乎是江南的说法,有可能出自百越的语言之语音,华夏族转记为辢字(但百越也是华夏族对南方诸民族的他称,包含的族群差异性极大,具体族源不明),汉字中转记异民族语音的事例极多,如江河之“江”字即为一例,“江”字来自古百越之语音,故而南方之河流多称为某“江”。中原的华夏族本来只有“辛”字,甲骨文中即有辛字,原是象形字,是一种尖头圆尾的刑刀,据考证是用于黥面的,引申义作痛极解,即辛是会使人流泪的痛觉。因此辛作为对刺激性感觉的的形容,也是从它的引申义而来的。《周礼》有“以辛养筋”,《楚辞》有“辛甘行些”,可见先秦时期已经有以“辛”字形容味觉感受的用法。《楚辞》中的“辛甘行些”专指“椒、姜”二物,可见先秦时期华夏族所认识的有辛味的食物仅限于花椒和姜,两者皆原产于中国(椒在秦岭一带出产,姜在江淮一带出产)。秦汉时期才陆续有蒜、葱、胡椒等物进入中国。《说文》中有“辛痛即泣出”,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都可以称为辛,而辣则是辛得厉害。凡是姜、胡椒、葱、蒜、韭等物的刺激性味道都可以称为辛,而辣椒含有的刺激元素则远超前数者,用“辣”名之可谓贴切。

“椒”在《说文》及注、《康熙字典》等字书中的记载如下:

《说文》莍也。《尔雅·释木》椒榝丑莍。《注》莍萸子聚生成房貌。《疏》椒者,榝之类,实皆有莍汇自裹。《诗·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升。《陆疏》聊,语助也。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今成皋山中有椒,谓之竹叶椒。东海诸岛亦有椒树,子长而不圆,味似橘皮,岛上獐、鹿食此,肉作椒橘香。

又《汉官仪》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取其温也。《桓子·新论》董贤女弟为昭仪,居舍号椒风。

又《荀子·礼论》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在辣椒进入中国以前,椒字一般指芸香科花椒属的几种植物,从《说文》的记载来看,当今“椒”字的古字有两个—“椒”“茮”,“椒”指整株植物,“茮”专指其果实,即今谓“花椒”者。“椒”的共同特点是均为乔木,枝干有刺,果实有辛辣味。而辣椒则是草本植物,成株状态为灌木。上古文献中乔木与灌木的区分明显,乔木用木字旁,灌木用草字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椒”与辣椒在植物形态下的差异极大,很容易区分。辣椒传入中国后被命名为“椒”,与花椒、胡椒等并称,是因其辛辣故。中国古代文献中用单字“椒”者一般指花椒,不应理解为辣椒。现代汉语中,花椒、胡椒、辣椒,只有花椒是指原来的“椒”,其余二者都是外来辛味植物借用了“椒”的名字。

除了辣椒,其余的中文名称也很有意思。

番椒(亦作蕃椒)是辣椒一词普及以前最广泛使用的辣椒的通名,清中期以前的文献一般都用番椒之名,可见辣椒在进入中国的最初一百年,其外来植物的特征很突出,因此强调“番”。而后辣椒逐渐进入中国饮食,其食用的味觉特征日益为人所熟知,因此渐渐改称辣椒,这个过程也是辣椒这种食物本土化的过程。

海椒是辣椒在西南地区普遍的叫法,“海”字明确指出了辣椒来自海外,与“番”字的意义差不多。由于西南地区离海很远,因此“海”字也提示了辣椒是从东南沿海地区传来的,这一名称也暗示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即先到达沿海,再逐渐传入内陆。

秦椒是清代辣椒在中原地区普遍的叫法,秦椒原指出产自陇西一带的花椒,康熙年间的陕西山阳县志记载“花椒,生秦中名秦椒,俗呼番椒为秦椒”。可见秦椒原指花椒,但到了康熙年间民间已经把秦椒的称呼转指辣椒了。究其原因,陇西地区的农业在明末战乱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明末清初的这段时间里,“秦椒”之名已是一个历史名词。辣椒传入四川以后,迅速地在蜀中各地流行起来,向北扩散到了汉中,到了同治年间,汉中地区的辣椒培育出了更加耐寒的品种,得以突破秦岭的天然阻隔,开始在关中地区广泛栽培起来,自此陕西始有辣椒栽培的记录。辣椒在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传播远不如在西部山区的传播来得快,因此华北平原地带的辣椒多自关中传入,而已作古百年的“秦椒”之名也得以借辣椒而还魂,重新在北方地区流行起来。

番姜之名仅在台湾通用,依闽南语音应记为“番仔姜”,这是辣椒名称中唯一挪用“姜”字的例子,应与台湾不出产花椒而盛产姜有关系。

辣茄、辣角、辣子、辣虎等名都是辣椒的别称,这几个名字隐含的意义并不丰富,因此不多作解释。以下再谈谈辣椒在东亚其它国家的命名情况。

辣椒在日语中为“唐辛子”(假名直写とうがらし),亦作唐芥子、蕃椒。镰仓时代末期和德川时代早期九州地方叫“南蛮胡椒”。日语中有“唐”字的词多指来自中国,但也有可能是东亚别的国家。日本文献中首次记载辣椒传入是1552年由葡萄牙传教士巴尔萨泽·加戈作为礼物送给当时领有九州岛丰后国和肥后国的大名大友义镇,辣椒从九州进入日本应无疑问。早期称谓中的“南蛮胡椒”则明指其来自西方,当时日本人称呼欧洲人为“南蛮”,因其由日本列岛南方海面来之故。

朝鲜语中为고추(Gochu),汉字写作“苦椒”。在朝鲜半岛,辣椒也有很多别名,如蛮椒、南蛮椒、番椒、倭椒、辣茄、唐椒等等,其语源与中文类似。辣椒在朝鲜半岛的首次文字记载出现在1614年编成的《芝峰类说》中,记载如下:

南蛮椒有大毒,因传自日本而称倭芥子。

这里明确指出了朝鲜的辣椒系由日本传入,且朝鲜人认为辣椒有毒,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鲜半岛上的饮食中辣椒并不常见,直到1715年朝鲜农学者洪万选著作的《山林经济》问世,书中才首次出现辣椒栽培法。此后,1766年的《增补山林经济》中出现“朝鲜泡菜是用辣椒、大蒜制成的腌菜”的记载,这大概是朝鲜泡菜的最初文献史料。

欧洲语言中也有类似的问题,辣椒在英语中常被称为Chili Pepper,Chili有时也写作Chilli或Chile,或Hot Pepper,拉丁常用名Chile,拉丁属名Capsicum(1753年定名),辣椒粉为Paprika,德语中辣椒与辣椒粉均为Paprika。西班牙语中辣椒一般写作Chile,偶尔作Pimiento,胡椒则为Pimienta,法语辣椒名为Piment。

首先,Chile(西班牙语、拉丁语)、Chilli(英语)、Chili(英语)的名称皆来自中美洲的纳瓦特尔语(Nahuatl),出自犹他-阿兹特克语族,是原产地语言对辣椒的原称,被欧洲语言借用。

Pepper(英语)、Pimiento(西班牙语)、Paprika(德语、匈牙利语、斯拉夫语族)借用了胡椒的名字,在辣椒传入欧洲以前,欧洲能够大量获得的辛辣味调味料仅有胡椒,是因其有辛辣味而定名。其中西班牙语的Pimiento(辣椒)是从Pimienta(胡椒)变形而来,词尾变形以作区分,而法语的Piment(辣椒)则从西班牙语借用,正好与法语的Poivre(胡椒)区分。胡椒的拉丁语写作Piper,希腊语写作Piperi,斯拉夫语族的胡椒词汇皆从希腊语源,拉丁字母写法作Peperke、Piperke或作Paparka,其中匈牙利语作Paprika(胡椒、辣椒同词)。由于辣椒传入欧洲系由十五世纪西班牙人自美洲贸易而来,而彼时德意志民族地区以及东欧地区贸易并不发达。地中海贸易在当时居主要地位,因此当时占据巴尔干和中欧之一部分的奥斯曼帝国较早获得辣椒,并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半岛至匈牙利一带种植,其使用方法是干燥后磨成粉末作调味用,这种调味料以布达佩斯为原点传至中欧诸地。因此匈牙利语Paprika成为这种辣椒粉的通用名称,从而在中欧、东欧、巴尔干流传,故而德语和斯拉夫语族多数语言直接用匈牙利语的Paprika一词称呼辣椒,并不加以变形,正好与各语言中原有的胡椒一词区分。

拉丁属名Capsicum仅用于学术领域,日常的欧洲语言并不采用这一称呼,属名中前半部来自Capsa,源自希腊语Kapto,意为“噎”,后半部cum则是“属”的意思。

辣椒在东亚和欧洲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两地已知的辛辣调味料借名,在东亚则是原专称花椒的“椒”,在欧洲则是原专称胡椒的“Pepper”。由此可见转借的方法是各文明所常有的对新发现物的命名方式。转借的依据则是辣椒和胡椒所共同具备的辛辣特征,辣椒和胡椒、花椒等植物的植株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种转借命名并不依据植物形态的共同特征,在辛辣特征的转借命名原则背后,则是对其归属和类比的分类方式,因此辣椒也继承了数千年来欧亚大陆各文明对辛辣调味品的各种想象和隐喻。

辣椒传入中国以前,“椒”字一般指花椒,辣椒在借用中国传统香辛料名称的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人对香辛料的各种想象和隐喻。

辣椒在中文中先后有多种名字,流传较广的分别有番椒、秦椒、海椒、辣茄、番姜、辣角、辣虎、辣子等等,流传地域不一,时间先后也有别,我们先从辣椒两字的解析开始。

“辣”在《康熙字典》中被列为“辢”的俗字,辣与辢实际上互为异体字,辢是辣的本字,北宋以前的文本大多作辢。“辣”字的出现应在东汉时期,此前的文献中没有此字,“辣”字始见于东汉末年的《通俗文》:“辛甚曰辢”。而后三国时期的文献中亦有记载,《广雅》中有“辢,辛也”,《声类》中有“江南曰辢,中国曰辛”。《声类》的说法很有价值,辣似乎是江南的说法,有可能出自百越的语言之语音,华夏族转记为辢字(但百越也是华夏族对南方诸民族的他称,包含的族群差异性极大,具体族源不明),汉字中转记异民族语音的事例极多,如江河之“江”字即为一例,“江”字来自古百越之语音,故而南方之河流多称为某“江”。中原的华夏族本来只有“辛”字,甲骨文中即有辛字,原是象形字,是一种尖头圆尾的刑刀,据考证是用于黥面的,引申义作痛极解,即辛是会使人流泪的痛觉。因此辛作为对刺激性感觉的的形容,也是从它的引申义而来的。《周礼》有“以辛养筋”,《楚辞》有“辛甘行些”,可见先秦时期已经有以“辛”字形容味觉感受的用法。《楚辞》中的“辛甘行些”专指“椒、姜”二物,可见先秦时期华夏族所认识的有辛味的食物仅限于花椒和姜,两者皆原产于中国(椒在秦岭一带出产,姜在江淮一带出产)。秦汉时期才陆续有蒜、葱、胡椒等物进入中国。《说文》中有“辛痛即泣出”,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都可以称为辛,而辣则是辛得厉害。凡是姜、胡椒、葱、蒜、韭等物的刺激性味道都可以称为辛,而辣椒含有的刺激元素则远超前数者,用“辣”名之可谓贴切。

“椒”在《说文》及注、《康熙字典》等字书中的记载如下:

《说文》莍也。《尔雅·释木》椒榝丑莍。《注》莍萸子聚生成房貌。《疏》椒者,榝之类,实皆有莍汇自裹。《诗·唐风》椒聊之实,蕃衍盈升。《陆疏》聊,语助也。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今成皋山中有椒,谓之竹叶椒。东海诸岛亦有椒树,子长而不圆,味似橘皮,岛上獐、鹿食此,肉作椒橘香。

又《汉官仪》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取其温也。《桓子·新论》董贤女弟为昭仪,居舍号椒风。

又《荀子·礼论》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在辣椒进入中国以前,椒字一般指芸香科花椒属的几种植物,从《说文》的记载来看,当今“椒”字的古字有两个—“椒”“茮”,“椒”指整株植物,“茮”专指其果实,即今谓“花椒”者。“椒”的共同特点是均为乔木,枝干有刺,果实有辛辣味。而辣椒则是草本植物,成株状态为灌木。上古文献中乔木与灌木的区分明显,乔木用木字旁,灌木用草字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椒”与辣椒在植物形态下的差异极大,很容易区分。辣椒传入中国后被命名为“椒”,与花椒、胡椒等并称,是因其辛辣故。中国古代文献中用单字“椒”者一般指花椒,不应理解为辣椒。现代汉语中,花椒、胡椒、辣椒,只有花椒是指原来的“椒”,其余二者都是外来辛味植物借用了“椒”的名字。

除了辣椒,其余的中文名称也很有意思。

番椒(亦作蕃椒)是辣椒一词普及以前最广泛使用的辣椒的通名,清中期以前的文献一般都用番椒之名,可见辣椒在进入中国的最初一百年,其外来植物的特征很突出,因此强调“番”。而后辣椒逐渐进入中国饮食,其食用的味觉特征日益为人所熟知,因此渐渐改称辣椒,这个过程也是辣椒这种食物本土化的过程。

海椒是辣椒在西南地区普遍的叫法,“海”字明确指出了辣椒来自海外,与“番”字的意义差不多。由于西南地区离海很远,因此“海”字也提示了辣椒是从东南沿海地区传来的,这一名称也暗示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路径,即先到达沿海,再逐渐传入内陆。

秦椒是清代辣椒在中原地区普遍的叫法,秦椒原指出产自陇西一带的花椒,康熙年间的陕西山阳县志记载“花椒,生秦中名秦椒,俗呼番椒为秦椒”。可见秦椒原指花椒,但到了康熙年间民间已经把秦椒的称呼转指辣椒了。究其原因,陇西地区的农业在明末战乱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明末清初的这段时间里,“秦椒”之名已是一个历史名词。辣椒传入四川以后,迅速地在蜀中各地流行起来,向北扩散到了汉中,到了同治年间,汉中地区的辣椒培育出了更加耐寒的品种,得以突破秦岭的天然阻隔,开始在关中地区广泛栽培起来,自此陕西始有辣椒栽培的记录。辣椒在华东和华中地区的传播远不如在西部山区的传播来得快,因此华北平原地带的辣椒多自关中传入,而已作古百年的“秦椒”之名也得以借辣椒而还魂,重新在北方地区流行起来。

番姜之名仅在台湾通用,依闽南语音应记为“番仔姜”,这是辣椒名称中唯一挪用“姜”字的例子,应与台湾不出产花椒而盛产姜有关系。

辣茄、辣角、辣子、辣虎等名都是辣椒的别称,这几个名字隐含的意义并不丰富,因此不多作解释。以下再谈谈辣椒在东亚其它国家的命名情况。

辣椒在日语中为“唐辛子”(假名直写とうがらし),亦作唐芥子、蕃椒。镰仓时代末期和德川时代早期九州地方叫“南蛮胡椒”。日语中有“唐”字的词多指来自中国,但也有可能是东亚别的国家。日本文献中首次记载辣椒传入是1552年由葡萄牙传教士巴尔萨泽·加戈作为礼物送给当时领有九州岛丰后国和肥后国的大名大友义镇,辣椒从九州进入日本应无疑问。早期称谓中的“南蛮胡椒”则明指其来自西方,当时日本人称呼欧洲人为“南蛮”,因其由日本列岛南方海面来之故。

朝鲜语中为고추(Gochu),汉字写作“苦椒”。在朝鲜半岛,辣椒也有很多别名,如蛮椒、南蛮椒、番椒、倭椒、辣茄、唐椒等等,其语源与中文类似。辣椒在朝鲜半岛的首次文字记载出现在1614年编成的《芝峰类说》中,记载如下:

南蛮椒有大毒,因传自日本而称倭芥子。

这里明确指出了朝鲜的辣椒系由日本传入,且朝鲜人认为辣椒有毒,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鲜半岛上的饮食中辣椒并不常见,直到1715年朝鲜农学者洪万选著作的《山林经济》问世,书中才首次出现辣椒栽培法。此后,1766年的《增补山林经济》中出现“朝鲜泡菜是用辣椒、大蒜制成的腌菜”的记载,这大概是朝鲜泡菜的最初文献史料。

欧洲语言中也有类似的问题,辣椒在英语中常被称为Chili Pepper,Chili有时也写作Chilli或Chile,或Hot Pepper,拉丁常用名Chile,拉丁属名Capsicum(1753年定名),辣椒粉为Paprika,德语中辣椒与辣椒粉均为Paprika。西班牙语中辣椒一般写作Chile,偶尔作Pimiento,胡椒则为Pimienta,法语辣椒名为Piment。

首先,Chile(西班牙语、拉丁语)、Chilli(英语)、Chili(英语)的名称皆来自中美洲的纳瓦特尔语(Nahuatl),出自犹他-阿兹特克语族,是原产地语言对辣椒的原称,被欧洲语言借用。

Pepper(英语)、Pimiento(西班牙语)、Paprika(德语、匈牙利语、斯拉夫语族)借用了胡椒的名字,在辣椒传入欧洲以前,欧洲能够大量获得的辛辣味调味料仅有胡椒,是因其有辛辣味而定名。其中西班牙语的Pimiento(辣椒)是从Pimienta(胡椒)变形而来,词尾变形以作区分,而法语的Piment(辣椒)则从西班牙语借用,正好与法语的Poivre(胡椒)区分。胡椒的拉丁语写作Piper,希腊语写作Piperi,斯拉夫语族的胡椒词汇皆从希腊语源,拉丁字母写法作Peperke、Piperke或作Paparka,其中匈牙利语作Paprika(胡椒、辣椒同词)。由于辣椒传入欧洲系由十五世纪西班牙人自美洲贸易而来,而彼时德意志民族地区以及东欧地区贸易并不发达。地中海贸易在当时居主要地位,因此当时占据巴尔干和中欧之一部分的奥斯曼帝国较早获得辣椒,并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巴尔干半岛至匈牙利一带种植,其使用方法是干燥后磨成粉末作调味用,这种调味料以布达佩斯为原点传至中欧诸地。因此匈牙利语Paprika成为这种辣椒粉的通用名称,从而在中欧、东欧、巴尔干流传,故而德语和斯拉夫语族多数语言直接用匈牙利语的Paprika一词称呼辣椒,并不加以变形,正好与各语言中原有的胡椒一词区分。

拉丁属名Capsicum仅用于学术领域,日常的欧洲语言并不采用这一称呼,属名中前半部来自Capsa,源自希腊语Kapto,意为“噎”,后半部cum则是“属”的意思。

辣椒在东亚和欧洲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两地已知的辛辣调味料借名,在东亚则是原专称花椒的“椒”,在欧洲则是原专称胡椒的“Pepper”。由此可见转借的方法是各文明所常有的对新发现物的命名方式。转借的依据则是辣椒和胡椒所共同具备的辛辣特征,辣椒和胡椒、花椒等植物的植株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种转借命名并不依据植物形态的共同特征,在辛辣特征的转借命名原则背后,则是对其归属和类比的分类方式,因此辣椒也继承了数千年来欧亚大陆各文明对辛辣调味品的各种想象和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