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为什么食用辣椒首先发生在贵州

第七节
为什么食用辣椒首先发生在贵州

辣椒传入中国以后,首先接触到辣椒的东南沿海、较早接触到辣椒的中部交通枢纽省份都没有发现辣椒的食用价值,反而是偏处内陆一隅的贵州省最早出现了食用辣椒的记载,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知道辣椒是怎样成为一种食物的,必须先认定辣椒在饮食中的地位,无疑辣椒是属于副食的一种,而副食是边缘化,可以增减的,体现口味偏好和阶级差距的,辣椒体现的副食价值尤为突出。然而副食又可以被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摄取食物的营养价值为目的的,如肉类、甜食、菜蔬、水果之类,还有一种是以调味为目的而食用的,如泡菜、油制辣椒、酱油、豆豉、豆腐乳之类,特征是调味极重,很难单独食用,一般用以佐食主食。依据方志的记载,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作为重要的调味副食,且辣椒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时间大多可以上溯到清中期(即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公元1796—1861)。因此我们有必要解答:为什么辣椒在这一时期可以成为重要的调味副食?

对中国主食和副食关系的历史考查,离不开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理解。以中国农民的生活实践来看,田地的面积和产出、赋税的多寡决定了农民的主食和副食比例。所幸历史学家已经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辣椒进入中国饮食发生在明清两代,因此本书只参考了相关时期的历史学研究成果。梁方仲先生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提到:从明代到清末,粮食的平均亩产是稳定而略有提高的,但是因为人均土地拥有量的不断下降,尤其是嘉庆中期竟只有万历时的半数以下,从而造成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的不断下降。如明万历时,平均亩产除本身食用,还可向社会提供458市斤[1]商品粮,而后乾隆时降至441市斤,嘉庆时只有121市斤,光绪时只有50市斤了。以一家五口计,全年余粮不过250市斤,以清末平准价格计算折银约三两,应付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以及其他额外费用,显然难以为继,这就需尽量压低口粮标准。[2]

表3 明清各时期人口数和人均田亩数估算[3]

在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并无太多增加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尽量压低口粮标准,这种情况体现在食物的组成上,显然就会更加偏重于主食的生产。清末一般情况下认定每年人均口粮大约是350市斤,即约210千克,而联合国粮农组织1975年划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人均消费量为400千克,而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一直低于这个标准,直到1984年才超过390千克,此后稳步缓慢提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才放弃“以粮为纲”[4]的政策,鼓励多种副食农业发展。以笔者在中国南方田野调查的经验来看,农民们的口述历史中,一般也认为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短缺的问题才得到解决,此前则一直处于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体现在饮食组成上则是大量地食用主食,副食种类极少,且调味副食居多。调查中常有农民说,以前一顿饭没有油水,没有肉,光是吃米饭,一顿吃半斤米都不饱;现在一顿饭有菜有肉,油水也多,吃米饭二三两就饱了。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农民对于饮食组成的基本认知——主是中心,不可缺少,如果粮食不足就优先保证主食;副食是边缘,如果有充足的粮食保证副食的供应,那么副食的种类和质量提升可以体现经济地位的改善。

长期的粮食短缺,造成了中国饮食的独特风格,即少肉食、多菜蔬、重调味的风格。众所周知,在中国内地农业条件下,豢养家畜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因此中国农民的肉食一直比较少。菜蔬占地不多,消耗的精力也有限,随时可以采摘,显然是副食的不二之选,因此菜蔬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原来专指“草之可食者[5]”的“菜”,成为副食的通称。在粤语中,仍用“餸”表示下饭的副食,“菜”仍专指菜蔬。由于大量的食用主食,缺少副食,调味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饮食组成部分,因此中国饮食中素来有酸菜、豆腐乳、辣椒酱之类的重味调味食品作为副食的传统。在一些贫困山区调查时,我们至今仍可以看到当地人以少量的咸菜、辣椒之类的调味副食佐食大量的主食。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牺牲副食而保障主食的供应无疑是一种现实的办法,而采用重味道的调味副食来佐餐,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下饭”,是一种廉价而实际的大量进食主食的办法。

中国饮食中用以“下饭”的调味副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即酸味、咸味和辣味,且可以相互搭配。在西方副食中最受欢迎的甜味在中国饮食中却相对弱势,甜味元素在饮食中的地位则是很值得探索的。根据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人均每年消费15千克左右的糖,与1990年的7千克相比已经翻倍,但比北美和欧洲接近40千克的平均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可见中国人之不嗜甜。甜味由于主要来自相对高价的糖,工业时代以前在平民的饮食中并不普及,而中国真正进入工业时代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因此甜味在中国饮食的传统中并不突出,除了少数宫廷菜和官府菜用糖较多,糖在平民饮食中通常只出现在年节食品中。与较早进入工业时代的英国和美国饮食相比,中国饮食中甜味元素是较为薄弱的,体现在甜品的种类较少,软饮料的种类也不多,糖果的种类和工艺都比较简单,总的来说是缺乏食用糖的传统饮食范式。正如西敏司在他的《甜与权力》中所言,英国人在1650年以前甜味的来源主要是蜂蜜和水果,中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但1650年以后,糖在许多欧美国家从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日用品和必需品。这种奢侈品转向大众化的风潮,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勃发和意志涌现的缩影。然而中国饮食中甜味元素的发展历程却颇为特殊,既不像加勒比殖民地那样接受其宗主国的风潮——以糖为权力的象征;又不像英国那样——在生产发之后把糖普及到日常饮食中去。如果我们以加勒比殖民地为殖民主义模式的饮食文化范式,而将英国作为现代主义模式的饮食文化范式,那么中国则是两不相符,它的饮食文化既不是殖民主义的,也不是现代主义的。笔者在幼年时糖仍然是高价的奢侈品,大白兔奶糖只会在春节期间和婚礼糖盒中出现。随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糖变得廉价而易得,大白兔奶糖已经成为多数城市居民可以轻易购买的商品,然而身边的人却并没有食用大量甜食的习惯。出国的留学生往往会抱怨欧美的甜品太重糖而难以入口,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零食大多是以咸辣味觉元素为突出特征的,比如各种香辣豆制品和肉脯,常年在网络零食销售排行榜上占据前几名的位置。甜味并没有出现曾在英国发生过的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转变,在中国它不再昂贵,但是却并没有流行起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中的嗜甜问题也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什么甜味流行的范式没有在中国重演呢?为什么是辣味而不是甜味,成为了中国当代饮食的突出味觉特征?难道甜味不是人天生所喜好的味道吗?本书以中国饮食辣味的流行为线索进行讨论,但若以甜味的不能成为主流作为线索进行讨论,无疑也是极有价值的。

酸、辣、咸味在调味副食中往往是相互融合的,当代的中国的调味副食中首要的味觉元素是咸,咸味的调味副食主要是酱菜,以豆豉、豆酱、豆腐乳之类的豆制品为主,也有用菜蔬作为主材的,如酱瓜、冬菜、咸菜一类,突出的风味是咸,但辣味往往也很重要,如四川的豆瓣酱、湖南的“猫余”[6],都是咸辣风味突出的调味副食。酸味的代表性调味副食即是各种腌菜,时至今日东北和四川的泡菜都十分出名,然而中国大部分农耕地区都有腌制泡菜的传统,突出的风味是酸,有些地方辅以咸味和辣味。

中国调味副食的类型分布与地区有密切关联,在东南沿海地区,调味副食有以海产品作原材料的,也有以豆制品作原材料的,还有以菜蔬作原材料的。比如广东的潮州地区就同时有虾酱、咸鱼、豆瓣酱、咸菜作为下饭调味副食的情况,可以说调味副食的选择是比较丰富的,同时,沿海地区也是海盐的出产地,盐的取得比较容易,因此咸味的调味副食并不昂贵。中国中部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海产品不易获得,调味副食以菜蔬和豆制品作原材料比较常见,然而由于这些地方河网密集,商贸发达,盐的获得也相对容易,因此咸菜、咸味的豆豉、豆腐乳都比较常见,且不昂贵。中国西部地区的情况则要一分为三视之,有些地区靠近井盐的产地,容易取得食盐;有些地区虽然不产盐,但是交通较为便利,也容易获得食盐;然而有些地区则既不靠近盐井,交通又不便利,导致食盐价格较高,当地贫穷居民遇到人口增殖幅度较大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副食而大量地食用主食,又不容易获得以盐为主的调味副食时,就不得不在传统的调味副食之外寻找别的出路了。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贵州是南方地区最为缺盐的省份,本省既不产盐,交通也极为不便,势必导致盐价较高。北方的西北地区也较少盐井,但是交通运输较西南便利得多,因此缺盐情况不若贵州之甚。

图 3 中国盐井分布图[7]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一策两便地解决贵州缺乏军粮、食盐的问题,朝廷颁行了“输粟给盐引”策,鼓励商人运粮食到贵州换取盐引(盐引,一种购销食盐的凭证),允许商人直接以盐引到产盐地购盐自运自销。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颁“纳米给盐”策,规定纳米二石六斗可换淮浙盐二百斤,给米二石五斗,可换川盐二百斤。永乐十六年(1418年)再降低纳米比例,“二斗换一引”。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宁)、仁(怀)、綦(江)、涪(陵)四大口岸。凡入黔之盐均由自流井和五通桥盐场运往长江各口岸的入口处,再沿四岸水道运往贵州各地。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开凿赤水河道,为仁岸运销川盐创造了条件。咸丰以后,川盐运输销售又处于混乱,盐商运销,关卡林立,税收极重,加上官吏苛派,土豪地痞勒索,耗费繁多,黔民无力承受,大多淡食。从历次鼓励向贵州输盐的政策来看,贵州长期缺盐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由于食盐的缺乏,西南地区以别的调味方式“代盐”的情况并不鲜见,见于历史记载的主要有四种代盐方法,即以草木灰代盐、以酸代盐、以辣椒代盐、以硝代盐。盐对于保持人体体液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全不食盐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存活的,但是草木灰中有可以水解的电离子,其中包括少量的盐,还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等成分,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血液中电离子的平衡,可以减少盐的消费。而辣椒作为代盐的调味料则完全是出于味道的需要了,辣椒和盐一样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贵州山区的苗族、侗族在辣椒引进以前,已有以酸代盐的食俗,即便时至今日,这种食俗仍然颇为鲜明,但已经与辣椒充分混合,形成了贵州山区独特的酸辣口味菜肴,如酸汤菜、酸辣米粉、酸辣肉食等等。

因此当我们看到以下这些记载:

康熙年间田雯《黔书》卷上:“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逛夫舌耳,非正味也。”

康熙六十年《思州府志》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应当知道辣椒代盐是贵州山民严重缺乏食盐的无奈之举,而在用辣椒代盐之前,他们已经尝试过多种不同的代盐方法。

另外,辣椒食用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土、苗少数族群,也印证了中国饮食文化是典型的多源文化(heterogeneous culture)。辣椒作为调味料的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篇章,而其源自于土、苗。还有一些发酵肉食的食俗也源自于西南少数民族,另外北方有源自五胡、兴起于唐代的“块食”如炊饼之属,甚至还有来自域外民族的食俗,如澳门的葡式烘焙、香港的英式饮品等等。这些食俗都已经被深深地嵌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去,遵循了中国饮食的“饭菜有别”体系,进食的规则,食品的中医解说体系,从而成为了这个庞大机体的一部分。

[1] 本节中所有“市斤”指清代之市斤,约当公制600克左右,下不赘注。

[2] 从1734年到1753年,短短二十年时间,人口不可能增长近四倍,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雍正年间至乾隆初年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由于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使得人民不需要为逃避征税而隐匿人口,导致官方统计时人口大幅增加。相对的,由于将各种税赋归入土地税,导致田亩数出现了下降,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减去了原来虚报的田亩数,而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因为田亩是难以隐匿的。总而言之,本表中1753年和1766年的数据可能更接近史实,而1655年、171 1年、1734年的数据只能略作参考。

[3] 根据梁方仲先生《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整理。

[4] 以粮为纲是195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农业生产基本方针,直到八十年代终止。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家的“耕战”、儒家的“士农工商”划分实出同源,都是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优先主粮生产的实践总结。

[5] 出自《说文解字》

[6] 湘语谓腐乳为猫余,盖因“腐”字音类虎,讳之而称猫。

[7] 此地图撷取自史幼波. 百味咸为先,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01期.

辣椒传入中国以后,首先接触到辣椒的东南沿海、较早接触到辣椒的中部交通枢纽省份都没有发现辣椒的食用价值,反而是偏处内陆一隅的贵州省最早出现了食用辣椒的记载,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知道辣椒是怎样成为一种食物的,必须先认定辣椒在饮食中的地位,无疑辣椒是属于副食的一种,而副食是边缘化,可以增减的,体现口味偏好和阶级差距的,辣椒体现的副食价值尤为突出。然而副食又可以被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摄取食物的营养价值为目的的,如肉类、甜食、菜蔬、水果之类,还有一种是以调味为目的而食用的,如泡菜、油制辣椒、酱油、豆豉、豆腐乳之类,特征是调味极重,很难单独食用,一般用以佐食主食。依据方志的记载,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作为重要的调味副食,且辣椒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时间大多可以上溯到清中期(即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公元1796—1861)。因此我们有必要解答:为什么辣椒在这一时期可以成为重要的调味副食?

对中国主食和副食关系的历史考查,离不开对粮食生产能力和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理解。以中国农民的生活实践来看,田地的面积和产出、赋税的多寡决定了农民的主食和副食比例。所幸历史学家已经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辣椒进入中国饮食发生在明清两代,因此本书只参考了相关时期的历史学研究成果。梁方仲先生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提到:从明代到清末,粮食的平均亩产是稳定而略有提高的,但是因为人均土地拥有量的不断下降,尤其是嘉庆中期竟只有万历时的半数以下,从而造成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的不断下降。如明万历时,平均亩产除本身食用,还可向社会提供458市斤[1]商品粮,而后乾隆时降至441市斤,嘉庆时只有121市斤,光绪时只有50市斤了。以一家五口计,全年余粮不过250市斤,以清末平准价格计算折银约三两,应付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以及其他额外费用,显然难以为继,这就需尽量压低口粮标准。[2]

表3 明清各时期人口数和人均田亩数估算[3]

在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并无太多增加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尽量压低口粮标准,这种情况体现在食物的组成上,显然就会更加偏重于主食的生产。清末一般情况下认定每年人均口粮大约是350市斤,即约210千克,而联合国粮农组织1975年划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人均消费量为400千克,而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一直低于这个标准,直到1984年才超过390千克,此后稳步缓慢提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才放弃“以粮为纲”[4]的政策,鼓励多种副食农业发展。以笔者在中国南方田野调查的经验来看,农民们的口述历史中,一般也认为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短缺的问题才得到解决,此前则一直处于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体现在饮食组成上则是大量地食用主食,副食种类极少,且调味副食居多。调查中常有农民说,以前一顿饭没有油水,没有肉,光是吃米饭,一顿吃半斤米都不饱;现在一顿饭有菜有肉,油水也多,吃米饭二三两就饱了。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农民对于饮食组成的基本认知——主是中心,不可缺少,如果粮食不足就优先保证主食;副食是边缘,如果有充足的粮食保证副食的供应,那么副食的种类和质量提升可以体现经济地位的改善。

长期的粮食短缺,造成了中国饮食的独特风格,即少肉食、多菜蔬、重调味的风格。众所周知,在中国内地农业条件下,豢养家畜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因此中国农民的肉食一直比较少。菜蔬占地不多,消耗的精力也有限,随时可以采摘,显然是副食的不二之选,因此菜蔬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原来专指“草之可食者[5]”的“菜”,成为副食的通称。在粤语中,仍用“餸”表示下饭的副食,“菜”仍专指菜蔬。由于大量的食用主食,缺少副食,调味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饮食组成部分,因此中国饮食中素来有酸菜、豆腐乳、辣椒酱之类的重味调味食品作为副食的传统。在一些贫困山区调查时,我们至今仍可以看到当地人以少量的咸菜、辣椒之类的调味副食佐食大量的主食。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牺牲副食而保障主食的供应无疑是一种现实的办法,而采用重味道的调味副食来佐餐,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下饭”,是一种廉价而实际的大量进食主食的办法。

中国饮食中用以“下饭”的调味副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即酸味、咸味和辣味,且可以相互搭配。在西方副食中最受欢迎的甜味在中国饮食中却相对弱势,甜味元素在饮食中的地位则是很值得探索的。根据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人均每年消费15千克左右的糖,与1990年的7千克相比已经翻倍,但比北美和欧洲接近40千克的平均值还有很大的差距,可见中国人之不嗜甜。甜味由于主要来自相对高价的糖,工业时代以前在平民的饮食中并不普及,而中国真正进入工业时代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因此甜味在中国饮食的传统中并不突出,除了少数宫廷菜和官府菜用糖较多,糖在平民饮食中通常只出现在年节食品中。与较早进入工业时代的英国和美国饮食相比,中国饮食中甜味元素是较为薄弱的,体现在甜品的种类较少,软饮料的种类也不多,糖果的种类和工艺都比较简单,总的来说是缺乏食用糖的传统饮食范式。正如西敏司在他的《甜与权力》中所言,英国人在1650年以前甜味的来源主要是蜂蜜和水果,中国的情况也极为相似。但1650年以后,糖在许多欧美国家从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日用品和必需品。这种奢侈品转向大众化的风潮,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勃发和意志涌现的缩影。然而中国饮食中甜味元素的发展历程却颇为特殊,既不像加勒比殖民地那样接受其宗主国的风潮——以糖为权力的象征;又不像英国那样——在生产发之后把糖普及到日常饮食中去。如果我们以加勒比殖民地为殖民主义模式的饮食文化范式,而将英国作为现代主义模式的饮食文化范式,那么中国则是两不相符,它的饮食文化既不是殖民主义的,也不是现代主义的。笔者在幼年时糖仍然是高价的奢侈品,大白兔奶糖只会在春节期间和婚礼糖盒中出现。随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糖变得廉价而易得,大白兔奶糖已经成为多数城市居民可以轻易购买的商品,然而身边的人却并没有食用大量甜食的习惯。出国的留学生往往会抱怨欧美的甜品太重糖而难以入口,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零食大多是以咸辣味觉元素为突出特征的,比如各种香辣豆制品和肉脯,常年在网络零食销售排行榜上占据前几名的位置。甜味并没有出现曾在英国发生过的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转变,在中国它不再昂贵,但是却并没有流行起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中的嗜甜问题也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什么甜味流行的范式没有在中国重演呢?为什么是辣味而不是甜味,成为了中国当代饮食的突出味觉特征?难道甜味不是人天生所喜好的味道吗?本书以中国饮食辣味的流行为线索进行讨论,但若以甜味的不能成为主流作为线索进行讨论,无疑也是极有价值的。

酸、辣、咸味在调味副食中往往是相互融合的,当代的中国的调味副食中首要的味觉元素是咸,咸味的调味副食主要是酱菜,以豆豉、豆酱、豆腐乳之类的豆制品为主,也有用菜蔬作为主材的,如酱瓜、冬菜、咸菜一类,突出的风味是咸,但辣味往往也很重要,如四川的豆瓣酱、湖南的“猫余”[6],都是咸辣风味突出的调味副食。酸味的代表性调味副食即是各种腌菜,时至今日东北和四川的泡菜都十分出名,然而中国大部分农耕地区都有腌制泡菜的传统,突出的风味是酸,有些地方辅以咸味和辣味。

中国调味副食的类型分布与地区有密切关联,在东南沿海地区,调味副食有以海产品作原材料的,也有以豆制品作原材料的,还有以菜蔬作原材料的。比如广东的潮州地区就同时有虾酱、咸鱼、豆瓣酱、咸菜作为下饭调味副食的情况,可以说调味副食的选择是比较丰富的,同时,沿海地区也是海盐的出产地,盐的取得比较容易,因此咸味的调味副食并不昂贵。中国中部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海产品不易获得,调味副食以菜蔬和豆制品作原材料比较常见,然而由于这些地方河网密集,商贸发达,盐的获得也相对容易,因此咸菜、咸味的豆豉、豆腐乳都比较常见,且不昂贵。中国西部地区的情况则要一分为三视之,有些地区靠近井盐的产地,容易取得食盐;有些地区虽然不产盐,但是交通较为便利,也容易获得食盐;然而有些地区则既不靠近盐井,交通又不便利,导致食盐价格较高,当地贫穷居民遇到人口增殖幅度较大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副食而大量地食用主食,又不容易获得以盐为主的调味副食时,就不得不在传统的调味副食之外寻找别的出路了。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贵州是南方地区最为缺盐的省份,本省既不产盐,交通也极为不便,势必导致盐价较高。北方的西北地区也较少盐井,但是交通运输较西南便利得多,因此缺盐情况不若贵州之甚。

图 3 中国盐井分布图[7]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一策两便地解决贵州缺乏军粮、食盐的问题,朝廷颁行了“输粟给盐引”策,鼓励商人运粮食到贵州换取盐引(盐引,一种购销食盐的凭证),允许商人直接以盐引到产盐地购盐自运自销。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颁“纳米给盐”策,规定纳米二石六斗可换淮浙盐二百斤,给米二石五斗,可换川盐二百斤。永乐十六年(1418年)再降低纳米比例,“二斗换一引”。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宁)、仁(怀)、綦(江)、涪(陵)四大口岸。凡入黔之盐均由自流井和五通桥盐场运往长江各口岸的入口处,再沿四岸水道运往贵州各地。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开凿赤水河道,为仁岸运销川盐创造了条件。咸丰以后,川盐运输销售又处于混乱,盐商运销,关卡林立,税收极重,加上官吏苛派,土豪地痞勒索,耗费繁多,黔民无力承受,大多淡食。从历次鼓励向贵州输盐的政策来看,贵州长期缺盐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由于食盐的缺乏,西南地区以别的调味方式“代盐”的情况并不鲜见,见于历史记载的主要有四种代盐方法,即以草木灰代盐、以酸代盐、以辣椒代盐、以硝代盐。盐对于保持人体体液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全不食盐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存活的,但是草木灰中有可以水解的电离子,其中包括少量的盐,还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等成分,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血液中电离子的平衡,可以减少盐的消费。而辣椒作为代盐的调味料则完全是出于味道的需要了,辣椒和盐一样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贵州山区的苗族、侗族在辣椒引进以前,已有以酸代盐的食俗,即便时至今日,这种食俗仍然颇为鲜明,但已经与辣椒充分混合,形成了贵州山区独特的酸辣口味菜肴,如酸汤菜、酸辣米粉、酸辣肉食等等。

因此当我们看到以下这些记载:

康熙年间田雯《黔书》卷上:“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逛夫舌耳,非正味也。”

康熙六十年《思州府志》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应当知道辣椒代盐是贵州山民严重缺乏食盐的无奈之举,而在用辣椒代盐之前,他们已经尝试过多种不同的代盐方法。

另外,辣椒食用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土、苗少数族群,也印证了中国饮食文化是典型的多源文化(heterogeneous culture)。辣椒作为调味料的历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篇章,而其源自于土、苗。还有一些发酵肉食的食俗也源自于西南少数民族,另外北方有源自五胡、兴起于唐代的“块食”如炊饼之属,甚至还有来自域外民族的食俗,如澳门的葡式烘焙、香港的英式饮品等等。这些食俗都已经被深深地嵌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庞大体系中去,遵循了中国饮食的“饭菜有别”体系,进食的规则,食品的中医解说体系,从而成为了这个庞大机体的一部分。

[1] 本节中所有“市斤”指清代之市斤,约当公制600克左右,下不赘注。

[2] 从1734年到1753年,短短二十年时间,人口不可能增长近四倍,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雍正年间至乾隆初年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由于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使得人民不需要为逃避征税而隐匿人口,导致官方统计时人口大幅增加。相对的,由于将各种税赋归入土地税,导致田亩数出现了下降,但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减去了原来虚报的田亩数,而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因为田亩是难以隐匿的。总而言之,本表中1753年和1766年的数据可能更接近史实,而1655年、171 1年、1734年的数据只能略作参考。

[3] 根据梁方仲先生《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整理。

[4] 以粮为纲是1958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农业生产基本方针,直到八十年代终止。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家的“耕战”、儒家的“士农工商”划分实出同源,都是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优先主粮生产的实践总结。

[5] 出自《说文解字》

[6] 湘语谓腐乳为猫余,盖因“腐”字音类虎,讳之而称猫。

[7] 此地图撷取自史幼波. 百味咸为先,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