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那个不太遥远的三月比往年都要暖和,接近月底的时候,校园中的女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上了短裙。傍晚时分,食堂的取菜窗口排起了饥肠辘辘的长队。开学一个多月了,学生们终于淡忘了家里平常却可口的食物,吃光了大包小包背过来的土特产,迫于紧张的生活预算不得不放弃每日两餐去餐厅点菜或者呼叫外卖的奢望,开始回归到各种菜都是一个套路的大食堂。

罗琛在离工业大学教学区最近的食堂吃了一碗没找到牛肉的牛肉面,然后抱着从图书馆打印的资料回到2号教学楼,乘电梯到了10楼。教学楼9层以上都是办公室和实验室,下午5点半以后,除了不着急回家的零星几个老师,就只剩下写论文、查资料的研究生。每年的这个时候,实验室会比平时显得人多,因为明天是经管学院的博士生提交匿名评审的论文之前的内部评审,只有通过内部评审,论文才能送审。匿名评审通过了才有答辩的资格。否则,就只有延期毕业,等待漫长的半年,失去已经找到或者即将得手的工作机会。

罗琛调出手机上的二维码对准门禁上的扫描口一刷,门锁咔哒一声打开了。实验室里的一排电脑都开着,旁边摆着样式各异的水杯或者饮料瓶,还有开封的饼干、薯片、瓜子和瓜子皮,但其他人还都没回来。他把资料放在电脑旁,没有打开文档写论文,而是登录邮箱看看有没有期待中的回信。从去年八月开始,罗琛已经不记得自己投了多少份简历,30份,40份,还是50份?也许已经超过60份。过年前他参加过几次面试、两次试讲,还有笔试——那些不知所谓的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心理测试,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得到签合同的消息。

罗琛给自己倒了半杯水,刷新了几次没有新邮件的邮箱。五年前他本科毕业的时候,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愿意给他月薪6000,但是他刚好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三年前他硕士毕业的时候,一家跨国贸易公司愿意给他月薪5000底薪,但是他接受了导师继续读博士的建议。现在他期望得到一份工作,薪水多少暂时不考虑。不过愿意雇佣博士的单位不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早就挤破了头。而且今年行情涨了,他们想要的是博士后,最好有跨学科的教育经历,而且很多都标注“需要海外经历”。

罗琛退出邮箱,打开论文,但是没有心思看它。上学期放假前,导师刘荣告诉他,学院新建的人因工程实验室需要聘用一个管理员,虽然是公开招聘,但是院长和书记授意优先考虑学院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实验室管理员听起来不像是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但是能留在学校是罗琛的梦想。当然,感兴趣的不止他一个。听说到现在,包括他在内,学院里已经有3个硕士生和4个博士生报名。刘老师认为学院会优先考虑博士生,虽然他个人认为做个实验室管理员和罗琛的研究方向差得有点远。

有人敲了几下门。罗琛正要应门,赵副院长推门走了进来。“正好你在。”他胖胖的脑袋上顶着稀疏的头发,说话带着明显的山东口音,“其他人呢?”

“去吃饭还没回来。”罗琛感到一点紧张。赵副院长负责人事,该不该和他聊聊应聘的事?

“帮我一个忙。”赵副院长递给他一个U盘,“一篇法文文献,我用智能翻译过了一遍,但是一些专业词汇恐怕不对,你帮我校对一下。”

“好的。”罗琛接过U盘,“着急吗?”

“不急,明天……哦!瞧我这记性!”赵副院长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明天你们论文评审对吧?”

“对,一整天。”

“等评审完了再说吧。U盘先放你这里。”

“没关系,如果您着急,我一会儿就给您校出来。”罗琛打开电脑上的专业电子辞典,“论文我已经弄好了。”

“你的论文当然没问题。”赵副院长说,“你要不忙就帮我看看,忙的话过几天也行。我不急。”他说完转身要走,被罗琛叫住了。

“您……晚上在办公室吗?”他讨厌自己一紧张就口齿不清。

“叫了几个硕士生过来说他们的论文。”赵副院长说,“我忘了明天博士生要内审。”他看看表,“估计今天会很晚,还得把几个博士生叫过来一趟。我前一阵子都在外面,也不知道他们的论文写得怎么样了。内审不过就有的麻烦了。怎么,有事?”

“我……也没什么。”罗琛掂着U盘。

赵副院长笑了:“你想应聘人因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员对吧?刘老师跟我打过招呼了。”

“我听说应聘的人很多。”

“超过我们的预期。”赵副院长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现在工作难找。今年我们对外招聘一个教学岗位,结果收到五十多份简历,有三十多个是海归。”

“是,工作越来越难找。”罗琛不知道该怎么继续。

“罗琛,你成绩一直不错,给老师们的印象也不错。”赵副院长说,“我听说刘老师原本打算推荐你去读博士后。”

“谁知道两年后会怎样。”罗琛失落地说,“我考上博士的时候,学校还留自己的毕业生做老师,今年就全变了,改成不要本校的学生,说是容易滋生学术腐败。我想还是先找个工作比较好。”

“也对,先稳定下来。”赵副院长点头。

门开了,方恒拿着瓶可乐走进来。“赵老师,您也在。”他跟副院长打招呼。

“我让罗琛帮我校对一篇文献。”赵副院长起身告辞。

“联系上你们老师没有。”罗琛问。方恒的导师半年前申请了一个去欧洲的访问学者的名额,把他和三个硕士生丢给刘荣代管。

“他还没回邮件。”方恒晃着鼠标,“就算联系上也没用。我总不能把论文寄到英国去然后他签字寄回来。我想明天问问送审的时候能不能让刘老师代签。”

“应该可以吧。”罗琛心不在焉地说,“不行让你妈和孙书记打个招呼呗。导师不在又不是你能搞定的。”

方恒的母亲是理学院的教授,和孙书记是大学同学。同学们曾私下里议论,实验室管理员的岗位可能是孙书记给方恒准备的。招聘什么都是幌子,那个位子最后一定是他的。因为从没听说哪个单位招实验室管理员需要硕士以上学历。这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还有人说,留实验室不过是个过渡,因为现在教学岗位不要本校学生,所以需要留下来然后转岗——曲线救国。当然,不论如何,只是传闻,罗琛在心里安慰自己,虽然他自己也不太肯定。

“嘿,你听说了吗?”方恒敲着键盘,“于定海居然向李瑶求婚了。”

“你忘了他和我住同一间宿舍。”罗琛说,“但是李瑶没同意,当然她也没拒绝,说等毕业以后再说。李瑶的工作已经定了,去财经大学教书。”

“李副院长的活动能力够强。”方恒笑着说,“我也投了简历,我妈还请他们院长吃了饭,不过试讲之后就没信儿了。”

“至少你还去试讲了。”

“李瑶早晚会甩了于定海。”方恒刻薄地说,“她年轻漂亮,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很容易。”

“比如……”

“至少于定海不适合她。”方恒拿起可乐,“不过他不会轻易放过她。听说他家里挺困难,以后想在大城市里发展,买房子、买车,哪样不得靠吃软饭!”

“不要总把别人想那么坏嘛。”罗琛想替室友辩解。其实他早就明白,外形英俊,身材高大于定海入学以后就狂追相貌平平的李瑶是看上了什么。

“等着瞧,他没几天好日子过了。”方恒笑得有些猥琐。

“什么意思?”

“没什么。”方恒打开自己的电脑。

门吱呀一声,缓缓地开了,罗琛以为是没关严,直到马嘉嘉抱着笔记本电脑慢吞吞走进来。她穿着灰白格子短裙和黑色丝袜,令人担心她会不会感冒。

“嘿,罗琛。”马嘉嘉把笔记本放在实验室中间的会议圆桌上,“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我得赶紧把这篇文献校对出来。”罗琛说,“什么事?”

“论文啊,明天要检查嘛。”马嘉嘉撒娇的口吻让罗琛觉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在做实证分析,李瑶说我这个模型有多重共线性。可是我觉得样本没什么问题。”

“不是样本的问题。”罗琛走过去,他不知道总是用网上淘来的廉价衣服把自己包装得花枝招展的马嘉嘉是不是真的清楚什么叫多重共线性,“你的变量之间相互干扰。”他用手指在笔记本的触摸板上滑动,“你得去掉干扰的变量。哦,你还没做完分析,明天就检查了。”

“要熬夜咯。”方恒幸灾乐祸地说。

“怕什么。”马嘉嘉满不在乎,“反正是用软件分析,一敲回车就出来了。”她问罗琛,“我要去掉哪个变量?”

“我又没看过你的论文。”罗琛耸肩,“你自己看着办,或者问你老师。”

“何老师只会骂我进度慢。”马嘉嘉拉着脸。

“你进度是够慢的。”罗琛看着她论文上的表格,“才采集了140个样本?太少了,你这样肯定通不过的。”

“我发了400份问卷,但是能用的只有这么多。”

“你用爬虫抓啊,都什么年代了还问卷。”方恒嗤笑,“我们都抓了至少上万个样本。140个,你小心被延期。”

“没事,我再补几百个就行了。”马嘉嘉一脸轻松。

“姐姐,你怎么在明天早上之前搞定几百个样本?”方恒转过身,“找人给你填问卷的时间都不够。”

“反正又不查问卷。”马嘉嘉露出自作聪明的笑。

“啊?你要自己编数据?”罗琛吃惊地看着她。

“喂,不是闹着玩儿啊,被抓住要倒霉的。”方恒说。

“行了,瞧你们紧张成那样。”马嘉嘉抱起电脑,“谁会查啊。走啦!”

罗琛和方恒相视无言。“何老师也挺不容易的。”许久,罗琛说。

“牺牲他一个,幸福全院人。”方恒把空饮料瓶投进垃圾桶,“马嘉嘉也盯着实验室的岗位。”

“她应该先关心自己的论文能不能通过。”罗琛在法文文献有错误的地方标记高亮,在旁边打上需要修改的批注。

6点半以后,实验室里的人多了起来。大家都在计算机前沉默不语,只能听见点击鼠标和键盘的咔咔声。

9点,罗琛把翻译好的文献存在U盘里,关上电脑。他觉得心里有些乱,不想再碰论文。于是收拾了东西,离开实验室。赵副院长的办公室在楼道的另一侧,门上面的气窗里透出冷白色的灯光。罗琛敲了敲门,没等里面回答就推门走了进去。

“赵老师,校对好了。”他把U盘递给副院长。

“哦,很快啊。坐吧。”赵副院长把U盘插在电脑上,调出文档。罗琛拘谨地坐在沙发上,挺直腰背,等待下文。副院长点了一支烟,专注地盯着电脑。罗琛不确定他应该礼貌地告辞还是抓住机会说点什么,直到副院长抬起头,用眼神问他还有什么事。

“我……啊……我想……”罗琛吞了口口水,“跟您聊聊。”

那个不太遥远的三月比往年都要暖和,接近月底的时候,校园中的女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上了短裙。傍晚时分,食堂的取菜窗口排起了饥肠辘辘的长队。开学一个多月了,学生们终于淡忘了家里平常却可口的食物,吃光了大包小包背过来的土特产,迫于紧张的生活预算不得不放弃每日两餐去餐厅点菜或者呼叫外卖的奢望,开始回归到各种菜都是一个套路的大食堂。

罗琛在离工业大学教学区最近的食堂吃了一碗没找到牛肉的牛肉面,然后抱着从图书馆打印的资料回到2号教学楼,乘电梯到了10楼。教学楼9层以上都是办公室和实验室,下午5点半以后,除了不着急回家的零星几个老师,就只剩下写论文、查资料的研究生。每年的这个时候,实验室会比平时显得人多,因为明天是经管学院的博士生提交匿名评审的论文之前的内部评审,只有通过内部评审,论文才能送审。匿名评审通过了才有答辩的资格。否则,就只有延期毕业,等待漫长的半年,失去已经找到或者即将得手的工作机会。

罗琛调出手机上的二维码对准门禁上的扫描口一刷,门锁咔哒一声打开了。实验室里的一排电脑都开着,旁边摆着样式各异的水杯或者饮料瓶,还有开封的饼干、薯片、瓜子和瓜子皮,但其他人还都没回来。他把资料放在电脑旁,没有打开文档写论文,而是登录邮箱看看有没有期待中的回信。从去年八月开始,罗琛已经不记得自己投了多少份简历,30份,40份,还是50份?也许已经超过60份。过年前他参加过几次面试、两次试讲,还有笔试——那些不知所谓的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心理测试,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得到签合同的消息。

罗琛给自己倒了半杯水,刷新了几次没有新邮件的邮箱。五年前他本科毕业的时候,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愿意给他月薪6000,但是他刚好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三年前他硕士毕业的时候,一家跨国贸易公司愿意给他月薪5000底薪,但是他接受了导师继续读博士的建议。现在他期望得到一份工作,薪水多少暂时不考虑。不过愿意雇佣博士的单位不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早就挤破了头。而且今年行情涨了,他们想要的是博士后,最好有跨学科的教育经历,而且很多都标注“需要海外经历”。

罗琛退出邮箱,打开论文,但是没有心思看它。上学期放假前,导师刘荣告诉他,学院新建的人因工程实验室需要聘用一个管理员,虽然是公开招聘,但是院长和书记授意优先考虑学院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实验室管理员听起来不像是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但是能留在学校是罗琛的梦想。当然,感兴趣的不止他一个。听说到现在,包括他在内,学院里已经有3个硕士生和4个博士生报名。刘老师认为学院会优先考虑博士生,虽然他个人认为做个实验室管理员和罗琛的研究方向差得有点远。

有人敲了几下门。罗琛正要应门,赵副院长推门走了进来。“正好你在。”他胖胖的脑袋上顶着稀疏的头发,说话带着明显的山东口音,“其他人呢?”

“去吃饭还没回来。”罗琛感到一点紧张。赵副院长负责人事,该不该和他聊聊应聘的事?

“帮我一个忙。”赵副院长递给他一个U盘,“一篇法文文献,我用智能翻译过了一遍,但是一些专业词汇恐怕不对,你帮我校对一下。”

“好的。”罗琛接过U盘,“着急吗?”

“不急,明天……哦!瞧我这记性!”赵副院长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明天你们论文评审对吧?”

“对,一整天。”

“等评审完了再说吧。U盘先放你这里。”

“没关系,如果您着急,我一会儿就给您校出来。”罗琛打开电脑上的专业电子辞典,“论文我已经弄好了。”

“你的论文当然没问题。”赵副院长说,“你要不忙就帮我看看,忙的话过几天也行。我不急。”他说完转身要走,被罗琛叫住了。

“您……晚上在办公室吗?”他讨厌自己一紧张就口齿不清。

“叫了几个硕士生过来说他们的论文。”赵副院长说,“我忘了明天博士生要内审。”他看看表,“估计今天会很晚,还得把几个博士生叫过来一趟。我前一阵子都在外面,也不知道他们的论文写得怎么样了。内审不过就有的麻烦了。怎么,有事?”

“我……也没什么。”罗琛掂着U盘。

赵副院长笑了:“你想应聘人因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员对吧?刘老师跟我打过招呼了。”

“我听说应聘的人很多。”

“超过我们的预期。”赵副院长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现在工作难找。今年我们对外招聘一个教学岗位,结果收到五十多份简历,有三十多个是海归。”

“是,工作越来越难找。”罗琛不知道该怎么继续。

“罗琛,你成绩一直不错,给老师们的印象也不错。”赵副院长说,“我听说刘老师原本打算推荐你去读博士后。”

“谁知道两年后会怎样。”罗琛失落地说,“我考上博士的时候,学校还留自己的毕业生做老师,今年就全变了,改成不要本校的学生,说是容易滋生学术腐败。我想还是先找个工作比较好。”

“也对,先稳定下来。”赵副院长点头。

门开了,方恒拿着瓶可乐走进来。“赵老师,您也在。”他跟副院长打招呼。

“我让罗琛帮我校对一篇文献。”赵副院长起身告辞。

“联系上你们老师没有。”罗琛问。方恒的导师半年前申请了一个去欧洲的访问学者的名额,把他和三个硕士生丢给刘荣代管。

“他还没回邮件。”方恒晃着鼠标,“就算联系上也没用。我总不能把论文寄到英国去然后他签字寄回来。我想明天问问送审的时候能不能让刘老师代签。”

“应该可以吧。”罗琛心不在焉地说,“不行让你妈和孙书记打个招呼呗。导师不在又不是你能搞定的。”

方恒的母亲是理学院的教授,和孙书记是大学同学。同学们曾私下里议论,实验室管理员的岗位可能是孙书记给方恒准备的。招聘什么都是幌子,那个位子最后一定是他的。因为从没听说哪个单位招实验室管理员需要硕士以上学历。这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还有人说,留实验室不过是个过渡,因为现在教学岗位不要本校学生,所以需要留下来然后转岗——曲线救国。当然,不论如何,只是传闻,罗琛在心里安慰自己,虽然他自己也不太肯定。

“嘿,你听说了吗?”方恒敲着键盘,“于定海居然向李瑶求婚了。”

“你忘了他和我住同一间宿舍。”罗琛说,“但是李瑶没同意,当然她也没拒绝,说等毕业以后再说。李瑶的工作已经定了,去财经大学教书。”

“李副院长的活动能力够强。”方恒笑着说,“我也投了简历,我妈还请他们院长吃了饭,不过试讲之后就没信儿了。”

“至少你还去试讲了。”

“李瑶早晚会甩了于定海。”方恒刻薄地说,“她年轻漂亮,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很容易。”

“比如……”

“至少于定海不适合她。”方恒拿起可乐,“不过他不会轻易放过她。听说他家里挺困难,以后想在大城市里发展,买房子、买车,哪样不得靠吃软饭!”

“不要总把别人想那么坏嘛。”罗琛想替室友辩解。其实他早就明白,外形英俊,身材高大于定海入学以后就狂追相貌平平的李瑶是看上了什么。

“等着瞧,他没几天好日子过了。”方恒笑得有些猥琐。

“什么意思?”

“没什么。”方恒打开自己的电脑。

门吱呀一声,缓缓地开了,罗琛以为是没关严,直到马嘉嘉抱着笔记本电脑慢吞吞走进来。她穿着灰白格子短裙和黑色丝袜,令人担心她会不会感冒。

“嘿,罗琛。”马嘉嘉把笔记本放在实验室中间的会议圆桌上,“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我得赶紧把这篇文献校对出来。”罗琛说,“什么事?”

“论文啊,明天要检查嘛。”马嘉嘉撒娇的口吻让罗琛觉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在做实证分析,李瑶说我这个模型有多重共线性。可是我觉得样本没什么问题。”

“不是样本的问题。”罗琛走过去,他不知道总是用网上淘来的廉价衣服把自己包装得花枝招展的马嘉嘉是不是真的清楚什么叫多重共线性,“你的变量之间相互干扰。”他用手指在笔记本的触摸板上滑动,“你得去掉干扰的变量。哦,你还没做完分析,明天就检查了。”

“要熬夜咯。”方恒幸灾乐祸地说。

“怕什么。”马嘉嘉满不在乎,“反正是用软件分析,一敲回车就出来了。”她问罗琛,“我要去掉哪个变量?”

“我又没看过你的论文。”罗琛耸肩,“你自己看着办,或者问你老师。”

“何老师只会骂我进度慢。”马嘉嘉拉着脸。

“你进度是够慢的。”罗琛看着她论文上的表格,“才采集了140个样本?太少了,你这样肯定通不过的。”

“我发了400份问卷,但是能用的只有这么多。”

“你用爬虫抓啊,都什么年代了还问卷。”方恒嗤笑,“我们都抓了至少上万个样本。140个,你小心被延期。”

“没事,我再补几百个就行了。”马嘉嘉一脸轻松。

“姐姐,你怎么在明天早上之前搞定几百个样本?”方恒转过身,“找人给你填问卷的时间都不够。”

“反正又不查问卷。”马嘉嘉露出自作聪明的笑。

“啊?你要自己编数据?”罗琛吃惊地看着她。

“喂,不是闹着玩儿啊,被抓住要倒霉的。”方恒说。

“行了,瞧你们紧张成那样。”马嘉嘉抱起电脑,“谁会查啊。走啦!”

罗琛和方恒相视无言。“何老师也挺不容易的。”许久,罗琛说。

“牺牲他一个,幸福全院人。”方恒把空饮料瓶投进垃圾桶,“马嘉嘉也盯着实验室的岗位。”

“她应该先关心自己的论文能不能通过。”罗琛在法文文献有错误的地方标记高亮,在旁边打上需要修改的批注。

6点半以后,实验室里的人多了起来。大家都在计算机前沉默不语,只能听见点击鼠标和键盘的咔咔声。

9点,罗琛把翻译好的文献存在U盘里,关上电脑。他觉得心里有些乱,不想再碰论文。于是收拾了东西,离开实验室。赵副院长的办公室在楼道的另一侧,门上面的气窗里透出冷白色的灯光。罗琛敲了敲门,没等里面回答就推门走了进去。

“赵老师,校对好了。”他把U盘递给副院长。

“哦,很快啊。坐吧。”赵副院长把U盘插在电脑上,调出文档。罗琛拘谨地坐在沙发上,挺直腰背,等待下文。副院长点了一支烟,专注地盯着电脑。罗琛不确定他应该礼貌地告辞还是抓住机会说点什么,直到副院长抬起头,用眼神问他还有什么事。

“我……啊……我想……”罗琛吞了口口水,“跟您聊聊。”